■ ******类:接收膀胱发送信号的大脑区域不敏感或脑区域发育滞后造成的遗尿。表现为孩子在夜晚熟睡时,出现尿床现象,而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尿床,在尿过的地方睡到自然醒。在生活表现上,这种孩子的行为年龄稍落后于实际成长年龄,但在学校、集体活动中与其他孩子没有太大差别。部分在小时候有多动表现。
机理:当膀胱尿液达到一定量时,尿液压力对膀胱神经刺激,膀胱神经将信号传输反馈到大脑,而脑部接收信号区域不敏感或脑区域发育滞后,刺激信号不足以将沉睡的大脑惊醒导致尿床。只有通过训练来强化脑敏感度的反应和提高脑生理年龄,才能彻底根治遗尿的症状。
■ 第二类:尿道正常无畸变,尿道括约肌控制力不足造成遗尿失禁。这种孩子表现为尿频,憋不住尿。在白天运动时或处在紧张状态时就会尿裤子,而在晚上就表现为尿床。
机理:膀胱储存了一定尿液后,在有很少的外力时,尿道括约肌无法收住尿道口,造成小便失禁。当膀胱中的尿液少,压力低时,对膀胱壁上的神经刺激就小,刺激的力度不足以刺激大脑,所以出现尿床、尿裤子。这类孩子可以通过对尿道括约肌力度的训练来解决遗尿的问题。
■ 第三类:膀胱壁神经系统发育滞后或敏感度不够对尿液刺激不敏感造成遗尿。这种孩子表现为白天不尿裤子,每次小便的量也较大,晚间尿床时尿量也大,说明尿道的括约肌有力,完全可以承受一定量尿液强度的压力,尿床后立即清醒,脑发育正常。
机理:膀胱对尿液的压力刺激不敏感,当较大量尿液刺激时,膀胱神经产生的信号较弱不足以唤醒睡眠的大脑而出现尿床现象。可以通过训练来增加膀胱神经的敏感度,解决遗尿的问题。
■ 第四类:有遗尿严重的孩子涉及到上述两种以上的情况。